关于如何写好文稿的几点体会 ——在相关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每一次参与起草领导讲话稿的经历,都是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
一方面觉得很汗颜,深深感到自己能力不足、钻研不够;另一方面又很庆幸,按照领导要求反复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上了一堂高质量的文稿写作辅导课。
结合具体实际,围绕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以及怎样才能写出好材料,汇报一点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关于什么样的材料是好材料。
我觉得,好材料首先应该有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
特别是重要会议主要领导的讲话稿,按照个人粗浅的理解,往往既是一次“宣传发动”,激励一个区域、一个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又是一个“行动纲领”,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总的要求;同时,更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对所从事工作、所负责领域深度思考的集中表达和展示。
因此,在行文中必然要作出一些新的判断,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推出一些新的措施。
这一点,个人觉得评价一篇文稿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这些“新手”最欠缺的方面。
好的讲话稿往往“金句”频出,这些“金句”外在语言上的风格是高度凝练,高度概括,内在实质是闪光的观点,闪光的思想。
第二,好材料一定来源于实践,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好的讲话稿不是为了讲而讲,关键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层上,跳出语言本身,提工作要求,教工作方法,这样的讲话才值得反复学习,才能给人以启迪。
第三,好材料应追求文字之美,更应追求逻辑之美。
一份好的材料,当然应该追求语言的简洁、流畅、优美,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也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努力。
同时,在一些场合下,在语言的气势之外,还需要一种逻辑之美,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理有据的讲话,有时能给人一种层层推进的严密论证带来的酣畅淋漓、豁然开朗的感觉,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四,好材料往往是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
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各位领导更是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往往一段表述、一个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都亲自反复推敲。
想要补充的一个体会是,修改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局限于字句的调整润色,而是要想清楚为什么这样改,否则很可能越改越乱,越改越没有头绪。
关于怎样才能写出好材料。
全文约1898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