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文 

2021-12-28

作者:成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成为热潮。我从新华网“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栏中看到,中央宣讲团先后在重庆高校、宁夏、湖北高校、山东、广西、教育系统、湖南、上海高校等开展了宣讲。非常难得的是,同样是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有所不同,每一场宣讲报告的角度、内容也有所不同。 


众所周知,中央全会精神的宣传宣讲是政治任务,不仅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还有统一的宣传口径、宣讲要求。在“严明”和“统一”的前提下,适应于对象化、分众化的要求,使全会精神宣传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与公文写作“带着镣铐跳舞”的特点非常相似。我相信,全会精神的宣讲一定有通稿。宣讲团成员能够在遵循通稿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准备出“通”而“不同”的讲稿,这值得点赞,也为我们写材料的同志作出了示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准备材料通稿成了一种工作惯例,新闻报道有通稿,集中宣讲有通稿,调研访谈也有通稿。对通稿,我们要辩证地看,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利也有弊。通稿的好处,主要是通过统一事实、统一立场、统一说法,避免出现主体事实或宣传口径、宣传导向上的偏差,同时也是主动服务的体现。通稿的弊端,一个在于养懒汉,至少有可能助长用户的惰性、依赖性;一个在于呈现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和针对性,传播力不强。如果通稿本身有局限、有缺陷甚至失真失实,就有可能会误导用户,导致以讹传讹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因此,我们既不能简单排斥通稿,又不能一味依赖通稿。对涉事主体(比如新闻发布方、宣讲组织方、活动主办方或事件关联方等)提供的通稿,在经过必要的核验、保持自身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可以作为素材稿或参考资料使用;对权威机构提供的通稿,应当作为重要依据,但不应照搬照用,而要根据文稿用途,在保证应有内容不缺、重大问题口径统一的基础上,适应自身风格,考虑受众特点和关注点,对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和提取,对表达方式进行必要的个性化、针对性改造,把“千篇一律”的通稿用“千姿百态”的形式呈现出来,用受众听得懂、愿意听的“共同语言”表达出来。 


全文约391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作者:逸飞 2021-12-28

推荐阅读

  1.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2. 国企集团公司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3. 某法院党组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4. 政协党组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
  5. 市委宣传部长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反面案例)
  6.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含案例剖析)
  7.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8. 市发改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在县委巡察工作复盘会上的讲话
  10. 财政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1. 2024年组织生活会商会支部班子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2. 市委统战部部长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3.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4. 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15. 党委书记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6.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17.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人对照检查(政协)(四个带头)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