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及对策分析
当前,在各级党委、纪委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的高压下,“四风”问题趋于 隐蔽、转入地下,并且花样翻新,出现了很多新形式、新动向。如何深化 执纪监督,防止“四风”反弹,成为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
一、基层“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
(一)公款吃喝方面。一是地点由明转暗。为规避检查,公款吃喝地 点由大酒店转入小餐馆、内部食堂、农家乐,甚至转到邻近城市、区县。 二是形式由公转私。有的指示民营企业、下属单位安排宴请,吃喝费用由 企业和下属单位承担。三是报销偷梁换柱。有的以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列 支公款吃喝费用,将违规公款吃喝变成合规公务支出。
(二)公车私用方面。一是公车私用依然存在。少数党员干部、后勤 司机将公车视作“个人福利”,顶风违纪开公车办私事。二是借用车辆时有发 生。少数单位借用民营企业、下属单位车辆;少数单位将公车与下属单位 车辆统一调配使用,费用由下属单位承担。三是公车维修仍待规范。少数 单位公车维修未全部在定点维修单位进行,造成维修费用超标。
(三)公款送礼方面。一是送礼地点趋于隐蔽。有的送礼不在单位、 家庭进行,而是选择隐蔽地点,见面后送下礼品礼金。二是电子支付开始 抬头。有的采用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方式送礼,呈现出电子化、 信息化、隐蔽化的特点。三是报销方式暗渡陈仓。有的在商场超市购买购 物卡或礼品,开具办公用品、耗材发票冲抵公款送礼费用。
(四)婚丧嫁娶方面。一是化整为零,分批操办。有的干部分批次操 办婚宴、升学宴,先组织亲属聚餐,再安排下属单位干部职工、管理和服 务对象参加宴席,并收受份子钱。二是变化方式,背后敛财。有的干部不 发请柬,通过电话提示、见面聊天等方式授意对方送礼;有的宴请现场不 设礼桌、礼单,不收礼品礼金,宴席结束一段时间后再收份子钱。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