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如何把握领导意图?

2020-12-20

公文写作如何把握领导意图?


准确把握和呈现领导意图是秘书人员的必备职业素养,也是衡量公文写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判断标准。郑板桥以画竹著称,其画竹经历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这为秘书人员练就观察、构思和落笔“三层功夫”,更好地使领导意图在公文中得以准确呈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眼中之竹”: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


《韩非子·说林上》有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之不足也。”其中体现的就是细致入微、见微知著的观察力。郑板桥的“眼中之竹”是直接观察竹子,观察得细而精到,方可画出竹子的精妙之处。这对秘书人员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写好公文,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是秘书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在公文写作中有效把握与呈现领导意图,需要在注重观察方面既善于抓点又善于抓面,力求做到点面结合。


抓点,需要观察细致入微,心思细腻,即使那些代表领导意图的细小之处,也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抓面,需要观察周到、全面,见微知著,能够由点及面,把握住其本质和总体趋势,产生顿悟的豁然开朗之感。


一般来说,对于领导通过比较明确和清楚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明示性意图比较容易把握,而以相对隐晦和模糊方式表达出来的暗示性意图,把握起来往往比较难,要多与领导沟通,锤炼自身多方面能力,做到理解精准。对于领导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发表的主张、意见和看法,虽然有时只是初步设想和零碎观点,但往往是领导意图形成的重要过程,这要求秘书人员留心观察、随时记录、善于整理,进而提炼出成系统、有条理的符合领导意图的观点。


“胸中之竹”:匠心独运的构思能力


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也就是动笔创作之前的构思。构思,古人称之为“构位”“运局”,现代人则称为“框架设计”“建构轮廓”。“胸中之竹”是画家在运笔画竹之前的构思过程,是对竹子这一审美对象的感受与自己审美意识熔铸而形成审美意象的一个阶段。“凡作文之道,构思为先”,将领导意图转化为公文,同样如此。


全文约196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党课
  2. “七一”党课讲稿:汲取党史智慧力量,淬炼过硬组工作风
  3. 市应急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下阶段工作计划
  4. 县总工会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5. 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6.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巡视整改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讲话
  7. 国有企业关于构建巡视整改长效机制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8. 202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2篇)
  9. 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法报告
  10. 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开门办教育实施方案
  11. 走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新路”
  12. 在2024年全市社会化禁毒宣传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13. xx县水务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14. 公立医院满意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15. 组织部长在部机关全体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纲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