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调查材料

2021-02-21

关于农民收入低、提高慢问题的调查材料


一、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形势严峻


  党的十六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奋斗目标。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全民共享、城乡共进。然而,在城市奔小康呈现大好局面的同时,与之相对的却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提高速度慢,从而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步履蹒跚的尴尬局面。农村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
  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达到8.6%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44%;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4.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 发展 下去,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


二、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根源

  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根源何在?在此归纳为“三大根源”:
  首先,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产业性根源。在农业中, 经济 再生产与 自然 再生产是相交织着的,使得农业生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自然因素。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于遭受自然这灾害,生产风险大;农产品量大值低,保存风险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变现风险大;“无效成本”高(“无效成本”指自然灾害成本、农药与化肥流失成本、农业机具季节性闲置成本等)难以回收。凡此种种都会使农业生产者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古今中外无不如此,而现阶段我国尤为突出。
  其次,人地比例失调,是我国农民收入低、提高慢的资源性根源。由于1950年代在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失误,造成人口过剩:尤其是农村人口过剩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相对不足,造成农村人地比、劳地比严重过高(即单位面积土地承载的人口和劳动力数量过大),从而人均、劳均的土地产品和农业收入难以提高。
全文约406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2. 某法院党组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3. 政协党组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
  4. 市委宣传部长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反面案例)
  5.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含案例剖析)
  6.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7. 市发改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8. 在县委巡察工作复盘会上的讲话
  9. 财政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0. 2024年组织生活会商会支部班子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1. 市委统战部部长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2.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3. 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14. 党委书记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5.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16.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人对照检查(政协)(四个带头)
  17.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四个带头”5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18. 地市级单位关于2024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情况的报告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