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温度的媒体人(1)
榆林传媒中心副主任 陈喜云
回首20多年的职业生涯,其实我一直在努力做好一名时代的记录者。我希望我手中的笔和摄像机能够成为榆林百万读者和观众的眼睛。
一周前,当全市的中小学迎来了新学期的时候,我再一次迈进了一座山村小学——子洲马塔留守儿童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最盼望的是早日搬入新建的校舍。在校园里,我见到了一位老人,头发苍白,衣服上沾满了泥巴,在即将建成的教学大楼前忙前忙后。你可能以为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不,他是这所拥有403名师生学校的一校之长。他叫马维帅,今年68岁,义务办学29年,在刚刚过去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就为孩子们新学期能如愿搬进新校舍。我用镜头定格下了这温情的一幕,希望能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乡村教育的发展与留守儿童的成长。
这幅照片里有一个小伙子正在埋头劳作,他是市委机关一名正科级干部,叫刘江。两年前,他主动申请来到山大沟深的绥德县西直沟村,担任第一书记,扛起了全村600多人的致富梦想。
梦想很美丽,现实却像黄河里的石头一样坚硬。刚到村里摆在刘江面前的困难有: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赚钱难。刘江带领全村19名党员在党旗下宣誓:只要有一户不脱贫,绝不收兵。经过几年的苦战,西直沟村已经办起了3个产业,修好8公里道路,分红2次共22万元,5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前段时间我再去采访时,刘江正在为产业的升级而忙碌。他告诉我,群众小康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建成富裕、幸福、美丽的西直沟村,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个马维帅、刘江,正是他们筑牢了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正是他们在群众中竖起了一面不倒的党旗,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把他们的事迹与精神传播出去,这是我,作为一名媒体人的使命与担当。
正是这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生的坚守,召唤着我在媒体人的道路上依然坚定前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媒体人守正创新的要求,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感知和书写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拿出那股不服输的“拧劲儿”(2)
府谷县副县长 尹玲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