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精神”专题党课范文
上世纪90年代,以西畴人民为代表的文山人民,面对“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的生存发展环境,不怨天尤人、不坐等受穷,勇敢地向贫困落后、向石旮旯地、向恶劣环境抗争,在摆脱贫困的长期奋斗中,孕育形成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西畴精神”实质是“干”,即向石头要地,向天要水,向荒山要路,向大自然要生存条件的实干精神。“西畴精神”,就是面对艰难的生存自然条件,不抱怨、不气馁,以开阔的胸襟,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奋斗目标,展开了向大自然、向贫困宣战的长期斗争,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于挑战、敢于抗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西畴精神”源于西畴人民的伟大创造,蕴含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他们坚定执着、扎实苦干、图强进取、勇于担当。它不仅是西畴人民锻造出来的地方精神,还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时代,生生不息的“西畴精神”在脱贫攻坚、跨越发展中历久弥新、薪火相传,至今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一、新时代的“西畴精神”就是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西畴精神”鲜明的特点,文山人民在长期的发展中用行动诠释一个道理:偷懒懈怠和得过且过,改变不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只有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懈奋斗,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幸福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等思想的生动实践,与新时代的奋斗主旋律是一致的。奋斗,是实现脱贫摘帽的唯一途径,弘扬“西畴精神”,就是要发扬奋斗精神,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战到底、拼搏到底,坚决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
二、新时代的“西畴精神”就是自强精神。“ 西畴精神”的形成、传承、实践和弘扬的过程,就是文山人民不甘贫穷、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文山人民始终以主人翁姿态,不等不靠不懈怠,上演了一个个自力更生的感人故事,做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西畴县鸡街乡肖家塘村4家人用6年时间刨出5公里的进村路;西洒镇岩头村小组长李华明带领15户人家坚持不懈苦干12年,在悬崖峭壁上打通进村最后一公里道路,就是其中的典型。脱贫致富需要精气神,“等靠要”换不来全面小康,好日子最终要靠群众自身勤劳。“西畴精神”,就是文山人民自强不息的最好诠释。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