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倡导这样的“中国态度”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5月1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据介绍,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今年中国举办的又一场重要外交活动,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将进一步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进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新时代学习工作室用六个关键词为您梳理。
“多样"
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