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报告
为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江西XX县编办组织人员针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事业单位总数为296个(含乡镇事业站所98个),其中正科级事业单位41个,参照管理事业单位15个。其他事业单位257个。
二、摸拟分类
根据2006年中央编办制定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及相关改革的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改革思路,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和特点,将全县现有事业单位摸拟分为三类:行政类事业单位、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和公益类事业单位。
1、行政类事业单位。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行政类事业单位30个,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0%。
2、公益类事业单位。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公益类事业单位216个,占事业单位总数的73%。
3、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50个,占事业单位总数的17%。
三、面临的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情况复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生机和活力,少数事业单位由于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直接影响到社会和经济发展,事业单位改革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在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过程中,也将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是工作难度大。事业单位数占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总数的90%,编制数占全县编制总数的81%,在职人数占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数的77%,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
二是类别界定模糊。事业单位履行的职能和行政机关还存在政事不分、职责不清,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现象,很难准确界定事业单位类别。
三是涉及行政机构设置和行政编制控制。按照分类改革的要求,把部分行政类事业单位转为或成建制并入行政机构,将突破行政机构设置总量。同时,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也随之转为行政人员,又将大幅度出现行政人员超编现象。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