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海的故乡
我们X,美丽的凤城河畔,有一座风姿绰约的望海楼,它是X的地标性建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都要问,为何叫望海楼,这里能看到海吗?这里只能看到江,不是应该叫望江楼吗?
客官!古X曾经面朝大海,可见惊涛拍岸!“苍茫气色接蓬莱”“万里帆樯一水回”是古代诗人登楼所见。
望海之情,古今一也
X是海的故乡。X的历史,像海一样苍茫和渺远。四千多年前,这里滨江临海,鱼虾美,贝壳肥,植被丰茂,麋鹿成群,先民种植水稻,结网捕鱼,这里的水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两千一百多年前,汉武帝设海陵县,海陵,意思是“海边上有一道高高的土坡”;东晋时设郡,曾用名“海阳”,按古人的说法,山南水北谓之阳,这里曾经是丰饶富足的海岸。公元937年,南唐开国之初,因为当时的海陵县上缴国家的盐税远远超过朝廷的预期,又由于海陵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东面临海,南近长江,北面与淮河相接,一条运盐的大河从海陵直通广陵,通淮、达海、连江,这里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咽喉。令烈主李昪欣喜之余,将海陵县升格为州,称为“X”,辖海陵、泰兴、兴化、盐城四县,至此,朝野上下祈盼“国泰民安”的意愿,由地名得以展现。
如今,正如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范敬宜先生《重修望海楼记》所云:“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大海虽然远去,“望海”之名犹在,海的精神永存。
望其吸纳百川之广……而思何以效之
X,有着大海的壮阔、浩瀚。三水汇聚的X,有着海纳百川的广博胸怀。逐水而迁,是古代民众最好的生活方式,古海陵历经多次人口变迁,X文化得到了积累、丰富和提升;历史上的X一直是物流中心,南北文化在这里和谐交融,X文化融汇多种地域特征,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出生本土的宋代大儒胡瑗,从X出发寻求建功立业,失意时回到X养精蓄锐、苦读修炼,创办安定书院教育子弟,先后在X、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30余年,受教育者多达数千人,为古代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宋代理学的开山之祖,胡瑗“明体达用”的理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安定书院的主讲人、明代的王艮和弟子一起推动X做平民教育,创立了X学派,“百姓日用即道”,X学派以朴素的民本思想奠定了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他提倡“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主张包容天下一切愿学之人,深得大海精神之真谛。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