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谈谈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稿的写作角度
近日,有读者在后台上留言道:
老师,近期市里针对党史学习有4次专题研讨,感觉已经写无可写了,能开个课讲一下吗?
我当即回复:
党史里面内容极其丰富,太多可写的了!比如:可以从整体上写党史,也可以写党史的某一方面(比如组织史);可以从整体上写规律性、经验性认识,也可以写对某一方面(比如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乃至专写某一种作风)、某一事件(故事)乃至某一细节的体会性认识。
这位读者没有接茬,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解决了他的问题。稍有闲暇的时候,我想到:党中央统一部署开展的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将贯穿今年全年,要求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一个季度一次专题学习,加上还有专题培训、专题组织生活会,都需要借助文稿来交流学习体会。像拙诚这样写作思路打不开、甚至感觉“写无可写”的年轻同志可能会有不少。作为一名“老笔杆子laobiganzi”“老机关”,我应该更耐心、更细致地帮帮他们,给些思路,教些方法。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这一堂课。
体会文章也好,交流发言也好,是学习成果的物化,也是学习效果的体现。稿子写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党史学得好不好。真学真懂,才有真知灼见。只要认认真真学,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写出有个性特点、独到见解的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当然,因为党史内容十分丰富,可写的内容、可写的角度太多,一些经验不足的年轻同志有可能存在“选择障碍”。这里,我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研讨发言稿的写作角度具体讲一讲,希望对这样的年轻同志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我觉得,写作角度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思维方向:一种是由外而内,就是在一个大的主题之中,选择一个小的切口,纵向切进去,努力写深写透,看到本质、找到规律。另一种是由内而外,先找到一个触点,然后由这个点发散开去,形成一个扇面乃至一个全面反映思想认识的圆。这是写作思维的一般方法,是普适性的。党史学习教育还有其特殊要求。找准写作角度,需要我们把一般方法与特殊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具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有这么4个选题方向:
一、按照部署写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