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读红色家书 重温党史精神
翻开五月的日历,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习总书记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铭记党史、知晓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祖国前进的必修课。在党实现第二个百年计划的关键性历史节点,酌水知源,学史知根,读红色故事、知红色起源,跟随英雄的脚步前行,知中华崛起之起源。
庚读红色故事,发扬伟人精神,悟党史之精神,树民族之担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书,是血脉亲情之间的纽带,一个家庭有了家书,才能将家风世代传承;而红色家书,是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昭告,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革命先烈在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留下一封封家书,承载着他们对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期望,折射出他们信念坚定、艰苦奋斗的意志,亦透露着他们对亲人、子女的不舍和期待。红色家书里蕴藏烈士们家国的情怀和奋斗的激情,祖国发展的路上有了红色家书,才能将不朽的精神发扬光大,后人的思想和信念才得以启迪,红色家书的党发展路上的精神遗产,鼓励着我们时刻瞻仰榜样,有所担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千金”,一行行红色家书是直击灵魂的文字,薄薄的纸张背后是字字千钧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赤子之心,他们都是血肉之躯的平凡人,却用不平凡的精神和信仰,抵抗住了敌人的侵略,造就了不朽的丰碑。“希望你,宁儿啊!快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儿子啊”这是赵一曼同志留给年幼的儿子最后的话,纸短情长,代表一位母亲选择投身革命事业视死如归后对儿子的不舍和期待,“快快成人”这四个字,我相信饱含了希望儿子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报效祖国的愿景,慈母大爱,她对儿子的爱是广义的爱,是大爱是希望用自己的牺牲为儿子保全一片母土不受外敌侵略的爱。想到为了保家卫国母子分离的场景,同为母亲的我,眼泪止不住流淌。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