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调查
打开中国地图,俯瞰万里平畴,一条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从秦巴山间出发,跨江淮、穿黄河、依太行,纵贯南北,一路穿行1432公里,将一渠清水送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这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该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已平稳运行2100多天,调水量突破300亿立方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直接受益人口6700多万,其中河南13个城市、河北9个城市、天津14个行政区居民以南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北京城市用水约73%为南水。与此同时,北京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80毫克/升降至130毫克/升,河北500多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饮水当思源。一渠清水北送,最值得点赞的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持之以恒开展水源区生态保护。
(一)
河南南阳和湖北十堰交界处,丹江口水库将汉江和丹江揽蓄入怀,汇成晶莹剔透的一库碧水,宛如镶嵌在崇山峻岭间熠熠生辉的宝石。这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所在。浩荡南水正是自此北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包括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涉及河南、湖北、陕西、四川、重庆、甘肃6省市49个县(市、区),幅员9.5万平方公里。从2005年库区工程启动时起,经过15年努力,如今水源区青山如黛、绿树成荫、水流清澈、鸟鸣悠悠,一幅秀美画卷展现眼前。
水更清了。工程启动之初,丹江口库区及上游42个评价河段水质仅20个达标,个别河段甚至为Ⅴ类、劣Ⅴ类。通水以来,库区及上游水质持续向好,各评价河段均已达标。最新一期水质全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全部109项指标均符合地表水质量Ⅱ类标准,其中常规项目95%以上符合Ⅰ类标准,特定项目100%符合水源区水质标准。在库区水深15米处用取水器打上清水,纯净绵甜,可以酣饮而尽。
山更绿了。以前,库区周边多石漠化地貌,“山山和尚头,处处鸡爪沟;有地尽石漠,下雨泥横流”,雨水裹挟泥沙入库,把清水变成了“浊汤”。现在,库区所在地南阳、十堰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0.5%、66.7%,可谓百里苍山葱郁、漫山遍野披绿,那些“和尚头”、“鸡爪沟”失了影踪。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