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陈觉、赵云宵两封烈士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中,并排陈列着两封烈士的遗书: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一封是母亲写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嘱。遗书的主人是一对年轻伉俪,著名的共产党人陈觉与赵云霄两位烈士。
陈觉,出生在湖南省醴陵泗汾镇一个富裕家庭。他父亲陈景环,虽然是泗汾首富,但为人正直,家风很好。从陈觉懂事起,父亲就一直谆谆告诫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赵云霄,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
1925年,陈觉和赵云霄作为第一批先进的中国青年,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两人由相识到相知、相恋,最终结为夫妻,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奋斗的目标,为革命奉献一生。1927年学成后回国,便一起投身到那场救国救民的斗争当中。
1927年9月,赵云霄随陈觉到湖南醴陵参加了秋收起义,不久他们被调回湖南省委机关,组建湘南特委。就在两人为了革命而分离奔波的时候,已怀有身孕的赵云霄于1928年9月因湖南省委遭破坏而被捕;10月,陈觉在主持湘西特委工作期间,因叛徒出卖在常德被捕。
被捕后,赵云霄与陈觉同时被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诱,两位共产党人大义凛然,不为所动。无奈之下,敌人便匆匆将两人判处死刑。1928年10月14日,年仅25岁陈觉没有能见到自己的尚未出世的孩子,英勇就义。在就义前4天,陈觉给妻子留下了一封生离死别的信。绝笔中饱含着革命志士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对妻子的一往深情、对父母无限的感激和思念。他在信中写道:
云霄我的爱妻:
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已有身(孕),不可因我死而过于悲伤。他日无论生男或生女,我的父母会来抚养他的。我的作品以及我的衣物,你可以选择一些给他留作纪念。
……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