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回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理论的形成
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把政治经济学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的经济思想史,就是秉持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历史。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如涓涓细流在中国知识界流传开来,在这一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走在最前列。1899年,广学会在上海出版的《大同学》,是中文最先提到马克思恩格斯名字及其思想的著述,该著作就是从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说切入的。1903年,上海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田岛锦治的《最新经济学》和福井凖造的《近世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进一步传播的代表性著述。《最新经济学》对“共产主义派”和“社会主义派”的经济学说作了粗陋介绍,认为“共产主义派”经济学说“主张废除私有制,以求各人平等”,“社会主义派”经济学说“仅言土地及资本可为共有。其他享财产皆许其为私有者也”。《近世社会主义》提到马克思“讲究经济上之原则”,形成了一种“新社会主义”,与这一“新社会主义”相比,此前以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为代表的英法两国社会主义,不过是一种“空想的学理”与“儿戏的企图”罢了。《近世社会主义》评价《资本论》“实为社会经济上之学者之良师”“为一代之大著述”,并评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几本政治经济学著作,包括:《自哲理上所见之贫困》(《哲学的贫困》)、《资本论》、《自由贸易论》(《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英国劳动社会之状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经济学说的介绍和评价比较粗浅、简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许多理论观点也只是在对日本学者相关论述编纂迻译的基础上形成的。之后,又经过近20年的演进,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逐渐形成。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