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副市长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研讨发言
通过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系统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作为党员干部,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要做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应当增强使命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建功必须有我” 的胸怀,甘做“铺路石”“栽树人”,积极投身改革实践,用具体行动来拥护改革、推进改革。下面,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改革开放时期,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政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这次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正式拉开,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他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邓小平理论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为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比如农村改革,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包干到组、包产到户政策,随后四川、甘肃等地也放宽政策,采取了类似做法。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农民群众有了更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各地农村很快涌现出一大批乡镇工业企业和生产经营专业户。这是我国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的开始。1979 年,党中央采取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的方针,开启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改革,为今后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