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党工委书记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重庆如何逆势而行,成为全球投资热土、兴业沃土、生活乐土,真正做到“近者悦,远者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显得尤为迫切。近几年来,重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标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精准把握营商环境评价标准、体系和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确保营商环境能够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
一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要强化能力素质提升。通过将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知识纳入干部培训课程内容,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推动干部知识和能力储备上新台阶,提升各级干部对营商环境的认识理解,认真梳理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症结,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城市形象”的共识。要强化实践历练锻炼。组织政务服务人员到市场主体实岗锻炼,换位体验。创设营商环境改革观察员队伍,着力破除干部队伍中“管理者”心态,实现由“我是管理企业的”向“我是为企业服务的”观念转变。让“自愿服务企业”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真正做到企业、群众“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强化考核检查监督。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评价激励机制,科学准确评价部门、地方、领导干部及窗口人员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工作成效。提高营商环境在考核中的占比,做好评价结果应用,树立鲜明的激励导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