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侨办系统侨务信息工作调研报告
2013年9月,为进一步加强侨务信息工作,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水平,国务院侨办政法司组织开展了“全国侨办系统侨务信息报送工作书面调研”。调研组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侨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侨办发放调研问卷32份,收到有效答卷29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国侨办系统侨务信息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省区市侨办并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一、全国侨办系统信息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国侨办系统侨务信息工作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各地报送信息的数量、质量均有一定进步,但由于意识不强、力量不足等主客观原因,侨务信息工作还有很大潜力等待发掘。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国各地的信息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差别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在体制机制方面,目前有14个省区市的侨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侨务信息报送机制,信息工作比较成熟;其他地方则尚无相关体制、机制,信息报送非常零散、被动。二是在信息载体方面,19个单位设有“专报”、“简报”或者“信息”等名称的信息载体,报送信息的文章体例、报送周期、密级设定等相对成熟;其他地方则更多是有事才报,载体多为请示、报告等上行公文模式。三是在报送对象方面,大多数单位侨务信息报送对象主要是国务院侨办以及省区市党委、政府,部分地方侨办还交流到同级其他业务部门和下级侨务部门,如广东省侨办专门设立了《广东侨务信息》(交流),除了报上级机关,还送“五侨”部门,各县(市、区)以上侨务部门等,对于有效宣传侨务工作以及指导基层侨办等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福建省侨办的《侨务信息》甚至还交流到华东六省一市侨务部门。也有极少数地方侨办信息仅限于报送本地省委政府,如宁夏区外侨办。四是信息来源渠道,绝大部分地方侨办信息搜集渠道仅限于本办各处室及下级地方侨办,来源单一。比较少的地方侨办有意识地借助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和侨胞力量搜集、报送信息。
(二)困难和问题。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