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最长的一篇,这篇著作四万余字,论及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贯穿着人民战争的观点和军事辩证法,贯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基本原则,奠定了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坚实理论基础。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所谓战略战术者,说过来说过去,无非就这四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你就打不着我;打,我就要打上你,打准你,吃掉你。”
在战争规律的阐述中,文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适应性的问题。一套理论、一套战术在某时某地行得通,换个地点,换个时间不一定照样通用,任何方法都必须有它相适应的条件。同样,中国的战略战争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事例,这样只会自寻死路。只有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研究出适合中国的战略方针,我们才能牢牢掌握战略指导的核心,引导战争走向胜利。
不仅仅在战争中,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千篇一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件案件都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只有根据案件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法,不照搬照抄前案做法,才能取得成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动态、发展、全面的看问题,在查办案件中,运用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思维,立足于案情特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适应,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紧跟时代步伐,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要在“善学、知责、敢拼”上下功夫。
一要善学。把青年时期学习成才和一生的进步成长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特别是要坚持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挤劲与钻劲相联系相促进,认真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真正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毛泽东主席就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读书涉猎范围极其广泛,文史哲等无所不至、无所不通,仅《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二十四史》整整读了24年,正是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精神,才成就了他伟大又传奇的一生。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