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古语、排比句集锦
一、古语20例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北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意思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
2.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意思是,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而俗吏却对此怠慢;风俗是天下的大事,而庸君却对此疏忽。)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木材经过比对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会锋利。)
4.俭约,所以彰其美也。(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十五·武帝中大同元年》,意思是,勤俭节约,可以使一个人更显得美好。)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出自唐代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意思是,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意思是,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意思是,取用它们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
10.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出自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意思是,一旦奢侈成风,危亡就渐渐来临了。)
11.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出自唐代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是,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
1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代李绅《悯农》,意思是,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13.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出处自《慎子》外篇,意思是,奢侈的人内心常常感到很贫乏,俭朴的人内心常常感到很充实。)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