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之中见温情——第四封致组工干部家属的春节慰问信的写作构思与解析
春节前夕,我们单位按惯例给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家属发送了一份慰问信。也是按惯例,起草这封信的任务又落在了我的头上。
说实话,这种年年都要写的材料很不好写,因为“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文以新为贵。就这样一封慰问信来说,每年慰问的对象和形式是相对固定的,写信的目的和内容要求(无外乎晒一晒工作成绩,表达感谢、慰问和祝福)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要写出新鲜感确实很不容易,写的次数越多,就越难以推陈出新。
然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材料写得再多,也不要以为该写的话都写过了,该用的招都用过了。没有新话新招,只能说明你江郎才尽,或是不够用心。
那么,今年这封信到底该怎么写呢?我是这么想的:
一要有感情。怎样的慰问信才是好的、成功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慰问对象看了以后有感觉,有安慰感、欣慰感。看信的感觉感受源于写信的感情感染。作为写信者,我们一定要带着对家属的感情写,找到与他们之间的“同感点”“共情点”,由此适当展开、加以渲染,使这封信、这份情由单向输出变成双向奔赴。
就我们的工作特点来说,家属最有感的,恐怕就是“见不到人”——白天见不到,晚上也经常见不到;平时见不到,节假日也经常见不到;出差见不到,不出差也经常见不到。“见不到”的背后,是工作忙、加班多,带来的必然是对家庭和家人的亏欠,这是组工干部共同的软肋。但是,我们既要让家属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明白的”“有愧的”“亏心的”,又要让他们知道,见不到我们完全是工作使然,是有正当理由的,甚至是没有办法的。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