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校党建理论文章汇编(3篇)
目录
1.辅导员要努力做学生的大先生
2.上好“四堂课”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3.如何建设师生信仰共同体
辅导员要努力做学生的大先生
丛峰
发表时间:2022-07-12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当前,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整体环境、工作对象、方式载体不断变迁的现实条件下,如何把工作任务完成好,如何把学生教育好,如何提升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每一位辅导员认真思考和准确把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懂学生
目前,“95后“0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学生主流群体,了解学生的思想特性和行为模式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总体来说,“95后“00后”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同时,他们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主要表现在:
1.思维活跃,自我意识突出。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越,喜欢彰显个性,善于表现自我,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另外,作为网络的原住民,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不断拓宽思域、开阔视野,了解并容易接受各种新生事物。但同时,他们更关注自我,特别在意个人的主观感受,对人严格,对己宽容。
2.思想开放,心理相对脆弱。思想开放、包容性强、个性突出,对新鲜有个性的事物感兴趣。但是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不知所措,缺乏承受压力和经受挫折的经验,从而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