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法科生的信》读后感
闲来无事端坐在书房的写字台,放在书架角落的《写给法科生的信》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敢说这是我第一次那其它,就冲着书名我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它......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与法律人的45封往来信,写信的既有初入法学大门的科班生,也有初入法律职场的“小白”,他们在信中所涉及的大多是专业、职场、感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方面。在翻开阅读过程中,我并没有觉得枯燥乏味,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顺着思绪在思考着作者的言语。当一名叫陈虎的老师提问他说:“在学者身份和教师身份这两者之间,您更看重哪个?”作者的回答至今让我难忘,他说,当年,有人问美国新闻界泰斗级人物克朗凯特,您回顾一生,最喜欢别人把您看作一名记着,还是一名主持人?
克朗凯特毫不犹豫的回答:记者!
多年后的中国,一位叫做白岩松的中国人,也选择了同样的回答。
这种思想非常具有代表性。我并不认为这种思想就是功力,相反,我倒是觉得,如果他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术活动中,最多只是个人价值排序的问题,因此无所谓对错。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所肩负的不只是完成专业课的任务,我想更多的是如何将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就拿法律课程来说,我们依然要学好这门课程,也许在实际生活中的某一天,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所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完成知识的转化,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本书迄今我已经看了一多半,似乎我的思想被书中的回信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们坐在教室,谈及教育,我心存敬畏,真正的师者应如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所言:我不是你们的师长,我只是和你们同行的路人。我所指出的前方,不仅是你的,也是我的。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