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调研报告:提升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水平
无论是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几十年来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大大小小危机,人们总能在所谓“意外”与“巧合”中翻找出那条指向危机的线索,总能发现被人们忽视的**规律在默默发生作用,总能在事后惊觉那些贯穿于繁荣时期的盲目、扭曲、过剩、膨胀,其实早已一次次传递出累积风险的明确信号。
世界**已进入风险易发、高发期,能否精准预判风险苗头、把握危机走向,至关重要。对于我国而言,诸多新兴领域既无可参照的发展路径,也无可照搬的成熟经验,为此必须增强预判风险的本领,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水平。
一、**领域风险的成因与演化日趋复杂
风险往往具有较强的隐匿性。人们习惯用“黑天鹅”“灰犀牛”来比喻风险。前者指的是那些意料之外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风险;后者指的是那些由于太常见而被忽视的风险,如同犀牛,待它真正冲到眼前,人们才惊觉为时已晚。
“黑天鹅”难以预测,“灰犀牛”虽不易察觉却有迹可循。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可以被看作20世纪70年代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翻版;1997年泰铢急剧贬值,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但早在1996年泰国就已出现金融不稳的明显迹象,国际投机者蠢蠢欲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其房地产市场早已出现信贷扩张的巨大泡沫。
即便人们一次次被“灰犀牛”撞倒,但如何识别、预判潜在风险,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一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风险的成因日趋复杂,从单一风险源演变为多点关联风险源,风险识别的难度呈几何级增长。以金融危机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金融危机通常只表现为单一形式,比如,60年代的英镑危机是货币危机,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是典型的银行业危机。但进入90年代,金融危机的综合性特征愈发明显,外溢性影响突出。例如,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时,世界**将经历“痛苦”的调整过程:外部市场流动性突然收缩,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资本外流、货币贬值、资产价格下降等现象,如果该国的**基本面不健康,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认识和操作误区频频成为危机的“导火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市场繁荣有非理性预期,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投机心理盛行,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金融市场监管失效,纵容虚拟**盲目扩张,等等。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