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知识点、易错点汇编这102条

2023-03-03

两会报道知识点、易错点汇编这102条


全国两会临近,两会报道向来是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老笔杆子小编最新梳理了两会报道的易错点,帮助大家做到“出新出彩不出错”。


一、会议、机构名称表述


1.“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届”“×次”的位置不同,不要写错。


2.“两会”一词因使用较广,可不加引号。


3.“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


4.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人大常委会”,不能简写为“人大常委”。


5.国务院组成部门名称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和”不能写为“与”。


6.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名称中,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与”不能写为“和”。


7.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之一,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负责人称“主任委员”。


8.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下设机构、办事机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简称“法工委”,法工委的负责人称“主任”。


9.在同一届次会议上,政协委员的“界别”不要写为“届别”。“届”是从时间上说的,指的是九届、十届、上一届、本届等;“界”则是针对委员的工作领域分类而言,如“经济界委员”等。


10.“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表述。人大常委会没有“常委”这个职务而只有“委员”,“×××是人大常委”或“人大常委×××”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写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1.“组成人员”与“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其组成人员不仅包括委员,还有委员长、副委员长(地方的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为主任、副主任)和秘书长。因此,在报道中不能说“出席人大常委会×次会议的委员们……”,正确的表述应为“出席人大常委会×次会议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12.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简称深改委,不能写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不能简称为深改组。


13.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网信委,不能写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不能简称为网信小组。


全文约414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政研室主任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总结交流发言
  2. 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3. 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4. 巡视整改情况通报汇报专辑汇编10篇
  5. 市住建局推进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汇报材料:搭建平台活化载体
  6. 青年干部座谈发言稿参考汇编(3篇)
  7. 组工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党课讲稿
  8. 做好省委巡视期间信访工作讲话
  9.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10.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11.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12.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13.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4.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15.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16.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17.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