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积极构建“三级联动、三创提升、三类培育、三治融合”四个体系,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凝聚乡村振兴巨大合力,逐步实现农村基层治理全新面貌。
一、背景动因
(一)组织体系不扎实,任务落实呈“疲软型”。**县辖8镇3街道,基层治理工作“杂”而“乱”。“三级联动”缺少主线串联,工作呈“三”字型。基层治理任务落实不具体,工作有形无实,基层治理实际问题解决效率较低。村级治理能力欠缺,基础较弱,达不到预期治理效果。治理工作迫切需要从“三”字型向“王”字型转变,进一步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水平。
(二)考评体系不健全,管理方式呈“盲乱型”。在城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考评工作逐渐淡化,渐渐发展为“重实质轻考评”形式,缺少指导方向,导致工作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基层治理中的考评标准和要求比较随意、混乱、固化、零碎,无法适应现在的城乡治理工作。在工作载体、干部管理、保障机制上管理制度模糊,无法为现代化城乡治理提供明确的方向。
(三)发展体系不牢固,培育结构呈“松散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需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目前“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较缓慢,各村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差。在基层,教育、医疗、农业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对现有干部的培育力度较弱,普遍能力不足,无法支撑基层治理工作的推进。
(四)治理体系不完善,三治融合呈“模糊型”。城乡基层治理工作需建立在“三治”基层上,但“三治”工作往往混为“一治”,并无明显区分。自治上,监督机制缺位,村规民约未有效利用,群众自治习惯难养成。德治上,教育活动开展少,形式单一,无法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法治上,重视程度不高,法律服务意识淡薄。
二、做法成效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