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勇创一流
——学习宣讲青藏铁路精神内涵专题党课讲稿
一首悠扬的音乐把我们带回了2006年的夏天,这天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在党的领导下,十多万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生命禁区”,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史的丰碑,也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修建这样的铁路,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同时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作支撑。这就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挑战极限”,概括了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在“生命禁区”,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挑战生理心理极限,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卓绝表现;“勇创一流”概括了广大建设者以敢于超越前人的大智大勇,建设世界一流高原冻土铁路,拼搏奋斗,开拓创新,攀登不止的崇高精神。
所谓“极限”,首先是高寒缺氧,被称为常人生存的“生命禁区”。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的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5摄氏度,空气氧含量平均只有内地的50%—60%,加之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然疫源多,被称为常人生存极限的“禁区”。在这样的环境中施工作业,一般人都会产生头昏脑涨、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等“高原反应”,严重的会导致急、慢性高原病。
高海拔、多年冻土,堪称铁路建设的突出难题。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是世界性工程难题。青藏铁路穿越的是多年冻土最发育的地区,长达550公里。外国专家称,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
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极为严格。青藏高原素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对生态环境影响作用最大的高原。青藏铁路建设必须把生态环保当作大事来抓,保护好野生动物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沿线植被、湿地和自然景观不受破坏。这些难题都是以往铁路建设未曾遇到过的。
全文约2047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