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感悟

2023-05-15

高校思政工作感悟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固本铸魂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明确提出“八个统一”的方法论指导。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由此可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文件,逐步凸显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等价值趋向,提升思政课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科学向度


知行统一是思政课教育价值的理想境界。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信、行”自觉统一的前提是对“知”的科学性信服,这是政治信仰信念坚定与否的前提。思政课的科学性在其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就是讲道理,用科学理论使学生折服。


第一,思政课需形成“以理服人”共识。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其他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将其蕴含的科学理论讲授好,讲深、讲透。思政课教学以学理支撑政治,以真理引领价值,理直气壮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科学认识基础上增强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严谨的学术训练中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此,思政课不仅要厘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的世界观,还要讲好“怎么办”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时强调,“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三个“不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要求思政课要实事求是地讲学理。此外,讲学理也体现在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点上。


全文约3799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个人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2. 国企党支部2023年度“党建+安全”项目活动方案
  3. 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4. 乡镇干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5. 市人社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7. X县中医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
  8. 街道办事处主任​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领导干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视剖析材料
  10. 市人民医院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11. 副市长在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13. 组织委员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材料
  14.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5.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16. 市直机关领导班子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