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留学报国精神历史溯源、科学内涵与思想政治引领
广大留学人员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深入挖掘新时代留学报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做好留学人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在他们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引领他们把深沉的赤子情怀和强烈的社会担当融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留学报国精神历史溯源
留学人员泛指正在或曾经在外国学习的人,凡是具有留学经历的都可以统称为留学人员。留学人员具备以下特征:一是赴海外高等院校学习并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二是国内高等院校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在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学习、进修或者从事讲学、研究工作累计不少于一年;三是在国内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担任讲师、工程师及其他相应职务后,在海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学习、进修或者从事讲学、研究工作累计不少于半年。
1872年,容闳带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由此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史。百余年来,从留学潮到海归潮,国际人才的流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第一代留学人员。留学救国。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为延续和挽救封建统治开启洋务运动改革,并筹备新建新式学堂,官派留学生前往美、英、法等老牌列强国家学习深造,学习内容集中于“洋技”尤其是军事科学上,后从经济建设、政治理论到军事技术,留学目的是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人物有詹天佑等。在甲午战争后,官派留学开始松动,自费留学出现,留学目的国向美、德、俄、日等新兴国家转变,大批先进爱国青年赴日留学。仅20世纪初业,留日人数便多达2万余人,其中不乏李大钊、澎湃等革命先驱。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