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回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2023-06-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回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经济规模的较快增长与人均GP水平不断提升,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以及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要在2035年人均GP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求GP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翻一番,相应的年增长率平均要达到4.73%。不过,如果按照既有增长路径,2020—2035年中国GP增速的均值将仅为3.8%左右,这就难以实现人均实际GP翻一番的目标。虽然说现代化不等于经济增长,但是现代化绝对离不开经济增长,后者是基础。 


“双碳”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 


现阶段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中国碳排放量高达105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在中国式现代化把超过当代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4亿人带入现代化、改变人类现代化版图的同时,会给自然环境资源带来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对能源消耗的增长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且,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经济总量将继续大幅提升。如果能源消耗强度和双碳排放强度按目前水平不变,那么全球能源和环境条件将难以承受。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曾多次向国际社会作出碳排放方面的减排承诺。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明确承诺到20XX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到2015年,又进一步作出碳排放达峰的时限。2015年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进一步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20XX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探寻环境和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方案”。 


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约束和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是影响中国经济短期表现的重要因素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的构成要素。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面临若干重要约束条件与需要克服的问题。 


全文约276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2. 2024年度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3. 公司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4. 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情况的报告
  5.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和个人征求意见建议52例
  6. 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提纲(上年度整改情况和违纪案例剖析)
  7. 党委班子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8. 在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9. 国企副总经理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0. 个人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1. 国企党支部2023年度“党建+安全”项目活动方案
  12. 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3. 乡镇干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4. 市人社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16. X县中医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