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党课讲稿:以主题教育思想为指导 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023-06-06

以党内主题教育思想为指导 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内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今天,我们着重谈一谈“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话题。我们要交流的具体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联系观与刺激应变原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发展的三大任务。


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生在世,几乎所有人都会产生关于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初唐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时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照亮苍穹。


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常常通过发问的方式表现出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对天地、自然、社会、人世等一切事物进行了xxx余次发问。唐朝诗人张若虚在月夜春江边抒发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慨。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创作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20xx年x月xx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历史性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三个“哪里”,即“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表达了当今中国对人类命运的关心。


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所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大部分人的世界观都是零散的、自发的。


全文约1179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在2024年全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2.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3. 2024年度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4. 公司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5. 2024年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情况的报告
  6.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和个人征求意见建议52例
  7. 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提纲(上年度整改情况和违纪案例剖析)
  8. 党委班子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9. 在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10. 国企副总经理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1. 个人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2. 国企党支部2023年度“党建+安全”项目活动方案
  13. 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乡镇干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15. 市人社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