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文稿汇编(10篇)

2023-08-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文稿汇编(10篇)


目录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民为邦本、为政以德


九州共贯、多元一体


修齐治平、兴亡有责


厚德载物、明德弘道


富民厚生、义利兼顾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


实事求是、知行合一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①


为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即日起,本报将在“光明论坛·温故”栏目,陆续刊发专家学者解读文章。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谈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特性时,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首先说到了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出自孔子之口,见于《孔子家语》和《礼记》中的《礼运》篇。孔子回望历史,认真研究“先王之道”,深刻反思现实,形成了他的这一社会理想。在《孔子家语》的记载中,孔子对弟子子游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


孔子时代,天下无道,礼崩乐坏。他认为尧、舜、禹、汤、文、武时代是一个“有道”之世,那时,人们以天下为公。所谓“背私为公”,“公”可理解为“共”,指人们的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天下为公,是人们都修为自己的公德心,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应休戚与共,协同一致,强调要有明确的“社会性”意识,努力做一个“成人”,做“大人”“君子”。所以孔子主张扶危济困,互相关心,而不是各行其是,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害人,弱肉强食。


中国文化以孝悌为根本,强调仁爱精神与敬畏观念。中国哲学可视为关于“家”的哲学,以家为本位,由家而国,由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孔子主张由孝、悌培养爱、敬,把孝与悌看成“人之本”,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人们由家庭走向社会,中国思想便打通了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把父母对于子女的自然情感进行社会化应用与理解,产生了家国一体的观念。这是中国“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理想追求的认知基础。


全文约1793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2. 某法院党组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3. 政协党组书记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
  4. 市委宣传部长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反面案例)
  5.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含案例剖析)
  6. 在2024年民主生活会前“四个带头”集中学习交流发言
  7. 市发改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8. 在县委巡察工作复盘会上的讲话
  9. 财政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0. 2024年组织生活会商会支部班子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1. 市委统战部部长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2.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3. 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年终述职报告
  14. 党委书记关于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5. 在国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16.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人对照检查(政协)(四个带头)
  17.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四个带头”5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
  18. 地市级单位关于2024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情况的报告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