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道德修养类诗词引用汇编大全

2023-10-10

公文写作中的道德修养类诗词引用汇编大全

目录:

一、德行

二、自省(纠错)

三、勤勉

四、学习(读书)

五、节俭(不贪)

六、敬畏(警醒、善恶)

七、惜时


一、德行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非十二子》。


原文:“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不以骄人;聪明圣知,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释义: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即使能做也要谦让,这样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有德之人。


用法提示:荀子以极为质朴的语言阐述了治学之德,通俗易懂,十分上口。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在公文写作中,这种近于口语、说理明白的文言语句,特别容易让人接受,也不用做过多解释。“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一句,一般用作对德的认识和考评。比如,“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对官德表现进行量化考评,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的有益尝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积极意义。


2.德不孤,必有邻。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强调,道德的魅力与意义。


用法提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有道德的人自然也会和有道德的人一起相处。所以,如果想要身边全都是有德之人,那么首先自己要有德行。在公文写作中,“德不孤,必有邻”可用于阐释美德的魅力与意义,从而鼓励某人注重自身修养;还可用于合作,说明双方是因为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的。比如,“德不孤,必有邻。”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或许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


3.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全文约4414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