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旅游空间体验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

2023-10-17

关于乡村旅游空间体验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


引言


乡村旅游业发展应该与文脉传承相互联结,进行保护性开发[1]。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中,以游客体验作为切入点的有很多,且多是以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体验进行关联性研究,对空间的关注度有所欠缺。这些研究多是采用问卷形式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忽略了游客对问卷中设定要素的重要性评定,这意味着调研设计带有较大的主观成分。事实上,我们需要同时获取满意度与重要性这两个感知数据并将两者进行综合考虑以发现游客眼中的乡村空间问题。IP(Importance-Performancenalysis)模型,即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满意度感知与重要性感知的差异分析。


IP模型的表现形式是一张二维坐标象限图,横坐标为重要性


(Importance),纵坐标为表现值(Performance),两者平均值定位为坐标原点,记为(vgI,vgP),将坐标系划分为四个象限(见图1)。


IP模型最早由Martilla等于1977年提出[2],之后因其对要素优先级划分的简洁有效性而被广泛用于服务型行业如旅游业。国外学者Evans等探讨了IP分析法在旅游政策制定和评估中的适用性[3];Oppemann、Hudson等学者将IP分析法用于研究旅游目的地相关服务的优势与不足[4-5]。国内对于IP分析法的关注始于2002年黄宗成等针对台湾中高龄族群长住型旅馆经营管理的相关研究[6],而后在我国旅游业研究领域掀起热潮。之后学者们对该方法体系的不足进行完善,提出了多种修正方法。整体来看,目前IP分析法的应用领域仍以旅游学为主,关注游客对旅游服务的体验和评价。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景观学等空间设计类学科领域也认识到了该方法体系的应用价值,将其用于研究特定人群对活动空间的体验和评价[7-9],但少有学者将IP分析法应用于乡村旅游的空间体验评价研究中。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中东铁路沿线代表型村落xx为例,构建游客行为—空间体验评价量表,获取游客的空间评价数据,从而构建IP模型,为该村提供游客空间体验改善的指导方向,并为中东铁路沿线城镇村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1.xx空间特征与旅游发展概况


空间特征与建筑风貌


全文约7068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2. 四渡赤水专题​党课讲稿:从四渡赤水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 政研室主任参加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总结交流发言
  4. 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5. 巡视整改情况通报汇报专辑汇编10篇
  6. 市住建局推进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汇报材料:搭建平台活化载体
  7. 青年干部座谈发言稿参考汇编(3篇)
  8. 组工干部加强党性修养专题党课讲稿
  9. 做好省委巡视期间信访工作讲话
  10.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11.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12.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13.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14.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15.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16.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