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要追求“无我之境”

2023-10-21

公文写作要追求“无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文学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是指艺术家创作时在思想和情感处理上的内隐、淡化所形成的特有意境,主体的思想和情感消融于客体对象,平淡之中又透出独特的韵味,达到"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境界。


“无我之境”向来被作为文学创作的高层境界。


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同源,也存在“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其中,以“无我之境”写出的公文,往往更能达到写作高峰,写出精品、神品。比如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名篇,都是把小我化入大我,纵横捭阖、光耀千古的好文章。


公文写作亦当以“无我之境”作为追求,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的层次和水平。


要如何才能达到“无我之境”呢?


第一,是要“去我”。“去我”,顾名思义,就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先去掉个人的痕迹。


为什么呢?因为公文写作是受命性、代言性的写作。代言,就是替单位、替领导写。这就注定了写的文章,不是撰稿人自己的,也不是给自己用。如果是自己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自己知道什么才写什么,那是绝对写不好的。


所以撰稿者拿到任务,第一步就是要“去我”,先把个人立场、好恶、利益、视角给去掉。然后更换角色,站到署名者所处的全局高度、战略高度、思想高度,坚持署名者的立场、思想、态度,按照署名者的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写出署名者的人生阅历、感悟和心声。


第二,是要“超我”。就是要超越“小我”“本我”,具体来讲,就是要跳出本职看工作,着眼大局看问题。


撰稿人写的内容,是代表领导、代表一个单位、代表一个地方,甚至是代表国家的。如果还从一个科员、科长、处长的角度去看问题、想事情,那就会视野不够、格局不够。


老莞竹在工作中,就多次被领导批评:“这份材料是一个科长的汇报材料,顶多算是一个分管领导的汇报材料,不是一个单位主要领导要讲的内容”。个人反思,问题就出在撰稿的时候只局限于自己的业务工作,没有从领导的视角去考虑。


全文约231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2.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3.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4.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5.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6.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7.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8.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9.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0.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1.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2.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3.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4.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5.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6.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17. 国企接受巡察工作汇报材料
  18. 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
  19. 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35条(含具体事例)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