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谱写奋进新征程崭新篇章
同志们: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成就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团结奋斗”列入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并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将团结奋斗上升为指导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历史必然与时代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团结奋斗的理论意蕴,牢牢把握新时代团结奋斗的根本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把党心军心民心凝聚起来,筑牢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团结奋斗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中国共产党立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团结奋斗思想基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的传统精髓,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总结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规律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团结观、奋斗观是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和参与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中认识到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奋斗的必然性,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专政的思想,强调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重要性,研究党内团结的策略与原则,注重工农联盟与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甚至跨越国界唤醒世界无产阶级团结的自觉意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团结观、奋斗观等思想理论,对于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奋斗、争取全人类解放具有深远影响。
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团结奋斗传统是文化滋养。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如果没有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便会在无数磨难中沉沦,中华文明便会在各种冲击下消亡,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团结奋斗还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奋斗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基因。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