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扭曲”就会走向歧路
案例
2023年10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通报的一些典型案例,充分表明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对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至关重要。比如,贵州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再勇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绩观扭曲,权力观错位,严重背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述涛政绩观扭曲,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职务调整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安徽省蚌埠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孟祥光身为长期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弄虚作假,与不法商人深度捆绑,共同骗取国家惠企资金;甘于被围猎,收受他人巨额贿赂。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解决的是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政绩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领导干部身上的具体体现,对领导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政绩观是否端正,不仅影响到领导干部自身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上述案例中的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对政绩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因个人私利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
政绩观扭曲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党员干部为了尽快出政绩、争排名,在争资金、上项目上急功近利,面对打基础、见效慢的事没有兴趣;有的党员干部千方百计要显绩而不注重潜绩;有的党员干部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有的党员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眼前、轻长远,重个人、轻集体,重上级、轻群众,凡此种种,虽表现各异,但都是政绩观异化、政绩观出现了偏差,给地方或行业长远发展留下祸害和隐患,引起群众强烈不满。
全文约221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