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进一湖两海生态治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而一湖两海作为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不同类型环境演变指示器,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战略支撑点,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修复生态、防止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什么一湖两海的作用如此之大?呼伦湖作为北方草原湖泊的典型代表,与蜿蜒于我国北方地区半干旱草原的克鲁伦河、乌尔逊河、新开河、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等,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草原生态系统——呼伦贝尔大草原。千百年来,丰饶的呼伦贝尔草原直接得益于呼伦湖及其周边河流的哺育,二者共生共存、生生不息。乌梁素海作为“塞外粮仓”河道灌区的典型湖泊,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被称作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岱海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湖泊,是环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区域“水资源调节器”和“生态系统稳定器”,对于维持区域大气湿度,维持区域地下水位稳定,遏制周边草原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前,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一湖两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一是湖面面积萎缩严重。2012年,历史上最大水面面积曾达2339平方公里的呼伦湖,湖面面积缩减至1759平方公里,近几年由于实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海拉尔河调水补水等措施,呼伦湖水面面积开始回升。岱海也经历了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的过程。
二是水环境质量波动明显。内蒙古自治区的湖泊多为干旱半干旱的内流型湖泊,水环境质量除了受人为活动影响外,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其治理更具挑战性。呼伦湖和岱海的水环境质量与湖泊水位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乌梁素海因主要补给水源为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和流域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加之气候暖干化导致的湖体水量减少,2005—2014年间,湖区水质曾持续处于劣Ⅴ类。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与循环回用,以及黄河水调水补给,20XX年以来,乌梁素海的水面面积得以维持,湖心的断面水质改善至Ⅳ类。
全文约211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