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施坚雅:构建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分析模式

2023-11-18

美国汉学家施坚雅:构建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分析模式


施坚雅(G.WilliamSkinner)是美国人类学界的杰出学者,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汉学家,先后于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任职,他著作等身,研究兴趣广泛,一生致力于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历史经济区域等研究。基于多学科的知识背景,通过实地考察和长期的研究,施坚雅构建了一套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分析模式,这套理论体系在整个国际汉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影响着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社会的认知。 

(一) 

施坚雅在1947年大学毕业后,供职于康奈尔大学人类学系,主要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社会历史。1949年,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写作,施坚雅选取了四川成都东南25公里处的集市“高店子”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调研期间,施坚雅与当地普通百姓同吃同住同生活,建立了较好的人际关系,为施坚雅获取扎实的调查资料提供了基础。 

施坚雅田野调查的内容细致而丰富。正如他所言,他想尽可能多地记录下农家的日常生活。施坚雅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日常劳作生活、城镇集市的区域、娱乐活动、教育等。他的大部分访谈是在集镇中的茶馆进行的,有时也做问卷调查或直接家访。通过和乡绅以及各类人群的交流,施坚雅逐渐对四川基层市场体系的运作有了自己的认识。 

施坚雅的调研活动得到了中国学者的帮助。来中国后,施坚雅的学术组织挂靠在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当时,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大师云集,他们均重视“集市”在社区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作为施坚雅的中国导师之一,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史专家蒋旨昂对其考察的地点、方法、访谈的对象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具体的指导;华西大学教授梁仲华则提醒他注意市场体系与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田野调查期间,他始终与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定期与师生交流讨论。在华西大学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施坚雅改变了之前对乡村进行田野调查的计划,转而关注当地的市镇区域,并逐渐形成对中国市场体系的认识。 

全文约304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个人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2. 国企党支部2023年度“党建+安全”项目活动方案
  3. 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4. 乡镇干部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5. 市人社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6. 2024年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7. X县中医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
  8. 街道办事处主任​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9. 领导干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视剖析材料
  10. 市人民医院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11. 副市长在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13. 组织委员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材料
  14.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5.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16. 市直机关领导班子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