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红色现场教学 提升党性教育效果
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现场教学,是党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有力举措。南京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革命旧址、红色遗迹165处,开展红色现场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委党校依托市域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推进,全方位多举措抓实红色现场教学,努力讲好身边的党史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引导学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党性修养。
深挖红色内涵,筑牢现场教学之基
适应党校教学和党性教育新要求,将教学讲题、科研课题与本地红色资源有机结合,深刻把握南京红色资源的独特历史地位和重要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一是从国内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在南京的活动等史料收集整理和发掘入手,重点围绕我们党在南京组织开展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地下斗争,以及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持续开展相关专题研究。二是注重从整体性视野出发,把南京的革命历史放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考量,形成一批有广度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并及时转化为现场教学课程。在课程打造中,既注重挖掘南京本地红色资源的理论内涵,又深入研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三是系统梳理南京红色资源面上的总体概观、点上的细枝末节、线上的过程脉络、精神上的独特内涵,加强对“人、物、事、魂”等内容的挖掘和整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将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打造成切合教学主题的内容。近三年来,南京市委党校先后择优选取40余个具有代表性、示范性、针对性的红色现场教学点,陆续打造完善了“秦淮史迹·雨花英烈革命斗争史”“历史与辉煌·百年党史中的鼓楼”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红色现场教学专题,使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党性教育的教学资源。
讲好红色故事,提升现场教学效果
全文约2214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