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体会:从工匠精神论文化自信

2023-10-02

学习心得体会:从工匠精神论文化自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工匠精神生发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实践,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蕴育并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深沉的文化印记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厚重根基。

一、工匠精神的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把主体文化素质、精神品质、职业品德、政治品格融为一体,是传统与现代、德性与技能、价值与实现的有机统一。

1.工匠精神具有文化记忆属性。工匠精神在记忆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依据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文化记忆”理论,文化记忆不仅是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更是一种协助群体形成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集体记忆”,可被社会框架不断重构和选择性遗忘。当我们追溯工匠精神的缘起与演进时,工匠精神即呈现出作为“记忆”见证的一种文化存在。第一,工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记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水平和能力、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中,蕴育着对理想不懈追求、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创造的精神,这就是最初始的工匠精神。就工匠精神的形成而言,其既源于以往人们影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水平和能力,也源于中华民族崇尚精神、坚守理想的优良特质。这种改进和提高原有实践活动水平和能力的精神追求和躬身实践,不但成为一种“既得的力量”被感知、获取和传承,同时也成为被记忆的历史与实践。第二,工匠精神生成新的文化记忆。传承文化记忆所获得的实践活动水平和能力,必须不断获得改进和提高,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持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工匠精神践行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会受到时代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工匠主体创造的作品往往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饱含匠艺与匠品的作品,蕴含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实践基础、精神特质和民族特色,勾勒着工匠精神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历史脉络。

全文约739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考察组与拟提拔干部考察集体谈话记录
  2. 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3. 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学习计划
  4. 公开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汇编
  5. 2024年组织生活会普通党员个人对照“四个带头”检查发言材料
  6. 市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7. 专题党课讲稿: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8. 2024年度民政局民主(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材料
  9. 交流发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动县税务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10.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主持词和总结讲话
  11. XX县委网信办班子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
  12. 市应急局党组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中心组研讨发言材料
  13. 离退休党支部党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14. 在2023年廉洁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5. 3月专题党课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争做时代先锋
  16. 办公室党支部2024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情况报告
  17. 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18. 2024年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10篇)
  19. 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