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学会“聊家常”
经常听到一些年轻干部吐苦水,说自己有意跟普通百姓交流,而且也三天两头往百姓家里跑,但就是苦于聊不起天来,往往说不上几句话就“卡壳”,有时甚至双方都接不上话,尽说些干巴巴、言不由衷或虚头巴脑的“客套话”“拜年话”,更别提“聊得嗨”了。这种尴尬和无奈暴露出一些年轻干部不太会与老百姓“聊家常”的短板与欠缺,值得引起注意。
“聊家常”就是聊那些让百姓“听得懂、感兴趣、很关切”的家长里短,聊那些能够引起百姓共鸣共振共情的话题。家长里短最具烟火气,充满生活气息,往往是百姓缺不了、少不得的“柴米油盐”,是百姓生活质量的风向标、晴雨表、测量仪,“聊家常”就是聊些对百姓有利有益且管用的事,聊些真话、实话、心里话。年轻干部会“聊家常”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一大指标,也是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乡村社区,能“进得了门、唠得了嗑、吃得了饭”的干部,真正可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感受群众所思所虑。柴米油盐映射百姓生活,家长里短折射百姓心理。就业、就学、就医等这些最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平常但不寻常,可以读出大量信息,多聊些这方面的情况,就知道了群众的状况;“聊家常”可以拉近彼此距离、增进思想感情。聊得起、聊得开家常事,意味着百姓把你当亲人、家人,当友人、知己,是一种莫大的信任,意味着大家卸下包袱、脱下面具、敞开心扉,“打开天窗说亮话”。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聊家常”就是学会与百姓交朋友,通过“聊家常”解疑释惑,把群众工作做到心里做到家。
全文约141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