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福教学法的形成、推广和发展
著名的郭兴福教学法在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原南京军区,它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正规化训练方法,回答了和平时期兵怎么练的问题,解决了练兵方法、练兵动力和练兵方向等问题。这一教学法还扮演“火车头”的角色,在推广中带动全军军事训练,推动催生了同时代的群众性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使军事训练真正摆到了部队工作的中心位置,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在我军军事训练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2009年7月,郭兴福入选全军“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20XX年,郭兴福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等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萌芽:孕育于群众性练兵活动
20世纪50年代,我军军事训练面临由战争年代“以战教战”向和平时期“以训备战”的战略转变,但因缺乏正规化军事训练的经验,因而采取了全方位学习苏军的做法。1958年,全军开始检讨学习苏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随后提出“以我为主”为核心的军事训练方针。在这一新的军事训练方针指导下,我军重新编写条令和教材,中央军委发出新的训练指示,提出恢复和发扬我军群众性练兵的优良传统。广大官兵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训练热情高涨,但具体训练方法还不明确。在此背景下,1961年初,南京军区第12军军长李德生在部署年度训练任务时指出,落实军委训练方针、原则、要求,必须改革训练方法,于是要求9个步兵团的团长每人抓一个班的试点。李德生则亲自率领军、师、团三级联合工作组到训练工作较好的第34师第100团第2连蹲点。
时任第2连副连长的郭兴福在平时教学训练和考核验收评比过程中,脑子灵活、示范动作好、领悟问题快、接受能力强,表现出一个优秀教练员的潜力和素质,是个好“苗子”。郭兴福,山东邹平人,1930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幼年丧父,只读了3个月的书就在家拾柴、放猪,14岁时被国民党抓壮丁到吴化文部当兵,1948年9月济南战役时随部起义,加入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进入陆军第14步兵学校学习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第12军第34师教导营任排长,后又调到第100团第2连任副连长。郭兴福既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有一定的“科班”训练基础,还在教导队获得了教学经验,素质全面过硬。
形成:凝结集体智慧的结晶
全文约3895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