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蕴含的乡村发展逻辑
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千万工程”在浙江正式拉开帷幕。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折射出浙江乡村发展的需求之变。其中,“千万工程”探索出来的一系列先进经验,正承担起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共同富裕、重塑城乡关系的新使命,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启示与时代价值。
通过乡村振兴中的问题精准“望闻问切”,找准乡村振兴“问题症结”。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根据笔者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地调研的情况,目前仍然存在三个“问题症结”,大致归纳如下。
一是小补容易,大修难。整治乡村的人居环境是破解乡村问题的突破口,但整治环境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于是部分乡村采取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直接局部“涂脂抹粉”,或将山头绿化、或将路边美化。但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小修小补并不能根本整体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二是塑形容易,塑魂难。乡村振兴过程中引进产业、土地开发较为容易,也能给广大乡村群众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但是会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美丽田园风光也会逐渐消失。尤其是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其传承保护价值远大于经济效益。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部分乡村大拆大建,建成大量“复制粘贴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传统发展理念没有根本转变,绿色发展理念没有根本树立。
三是授鱼容易,授渔难。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但是,现阶段部分乡村中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往往认为“要振兴”就是“要拨款”,自身发展的主动性不强。同时,部分乡村居民的积极性不够,乡村振兴工作时常出现“乡村干部加油干、居民群众一旁看”的不良现象,打击了想做事、愿做事人才的积极性。另外,大量乡村青年人才进入城市工作,乡村留守的老妇幼群体技能不足,也使得乡村振兴工作缺少动力支撑。
全文约2273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