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包容性增长,现代职业教育是重要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已在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与创新及社会公平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既要助力经济增长,也要赋能社会发展,抓住“人才、科技、公平”发力,聚焦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科技服务与产业升级、公共资源供给提升,以高质量为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垒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水平是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决定性要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人力资本开发。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技能水平,增强低收入群体获取一技之长能力,通过改进其劳动参与方式提升参与财富创造能力,是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内容。现代职业教育应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围绕区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紧缺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训再造竞争优势,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家政养老民生产业领域等技术更新快、人员流动性强的行业开展轮训,周期性更新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确保就业持续适应性。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级,面向重点就业群体如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搭建多样化技能培训平台,激发其经济活动参与的活力与效率。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健全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制度,通过开展园林技术等4个专业教育与培训,使3600余名退役军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同时,实施职业技能增值行动,联合人社、民政、残联、社区等政府部门,重点关注残疾人员、大龄或长期失业者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低投入、易上手、可持续的技能培训项目,使其获得一技之长,从而更多地参与经济活动,逐步脱离低收入群体。另外,顺应数字潮流与变革潮流,重视对快递员、外卖员、网络直播人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吸纳再培训,迭代升级培训服务模式,增强新业态灵活就业者可持续发展。
建设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试区”,助力产业能级跃升
全文约2036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