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人民幸福安康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

2023-04-16

为实现人民幸福安康提供理论支撑——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自登上历史舞台,就将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作为核心课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民生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进中国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设立社会学学科,研究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立言、为党分忧,是中央党校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抉择。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央党校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成立了社会学教研组。2009年,国家行政学院成立社会和文化教研部。20XX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整合全校(院)相关教研力量,组建全新的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在学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学科的全体教师秉承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努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回应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提炼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意涵,为推动实现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社会长期和谐稳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而接续努力。 

学科发展沿革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学科建制还未成形,但对学科发展所需要的一些基本要素,如课程和师资等,都进行了探索和储备。 

1933年3月,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创建,有关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很快就成为教学的组成部分。从1933年3月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前,学校在苏区工作人员训练班,党团、苏维埃和工会训练班,高级训练班等班次中开设了社会发展史课程。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央党校在延安复校。从1937年开始,党校在教学体系中设有“社会知识”“社会常识”等社会学相关课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适应革命和建设的需要,社会发展相关内容逐步成为中央党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为社会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约475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文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


推荐阅读

  1. 市人社局副局长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2. 党支部宣传委员2024年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3. 2024年组织生活会支部班子对照检查材料
  4. X县中医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
  5. 街道办事处主任​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6. 领导干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四个带头”对照检视剖析材料
  7. 市人民医院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
  8. 副市长在2024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 党员领导干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汇编(8篇)
  10. 组织委员2024年民主生活会“四个带头”个人对照材料
  11. 支部党员大会会议记录(讨论确定困难党员、慰问对象)
  12.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13. 市直机关领导班子2024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14. 县国土空间规划股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15. 党课: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16. 文旅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对照检查材料
  17. 国企集团公司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18. 某法院党组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文章排行

微信端二维码

  1. 扫码进入《老笔杆子》微信端

客服二维码

  1. 扫码联系《老笔杆子》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