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党的建设学科发展历程综述
党的建设学科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普遍原理运用到自身建设中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中,党的建设是特色优势学科且历史悠久。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央党校党的建设学科紧跟党的建设步伐,从起步到成长、从逐步完善到发展壮大,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学科的发端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注重对干部开展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努力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中央党校从创立之初就设置党的建设课程,在开展相关课程培训的同时,对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进行初步探索。
设置党的建设相关课程。1933年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其主要课程就有党的建设。李维汉、罗明、邓颖超等讲授“党的建设”课程,并编有“党的建设”讲义,课程的主要内容以联共(布)党建基本理论要点为主。党中央进入延安后,中央党校设立有党的建设与群众工作等4个研究室,负责全校5门主课(哲学、政治经济学、党的建设、中国革命问题、马列主义和游击战争)的教学。这个课程框架通过中共中央在1939年以后发布的《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等重要文件得到固化和完善。
全文约498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