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初稿成型后,还需要做好哪些细节工作?
我们在写汇报的时候都有体会,就是一稿就能成的很少。
初稿完成,一篇汇报应该说只能算是完成了60%到70%,还需要我们精雕细琢,反复修改,才能提高质量,令领导满意。
1、反复推敲,理顺逻辑关系
一篇好的汇报,首先一点是思路脉络清晰、行文逻辑顺畅,环环相扣、层次递进,让人听了感觉不杂、不乱,对基本脉络能有个初步了解。
1、标题与内容
就是看二级、三级标题下面的做法、事例,包括点思想的话,与标题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否一致,是否紧扣主题。如若不然,那么就需要我们重新挑选新做法或者新事例,千万不能“捡到框里都是菜”,舍不得扔、舍不得改。
2、导语与行文
就是各部分、各段落开始时的导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冒儿”,衔接是否顺畅、过度是否自然,能不能盖住下面的小标题或者主要内容。
3、做法与事例
要相互佐证、相辅相成,对于前后关联不大,明显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修改。
2、去粗取精,突出特色亮点
汇报材料是通过文字来说明情况、报告工作的,受时间、空间、听众兴趣等条件的影响,要求我们写出的汇报必须在短时间内既把基本情况说清楚,又能把单位建设的特色亮点展现出来,让上级领导听了能感兴趣、受触动。具体就是做到“三看”:
1、看内容准不准
就是看所写的一些做法事例,是否有违背上级精神要求的地方,是否有与当前形势结合不紧密的地方,是否有明显不符合单位实际的地方,一经发现要及时进行修改。
2、看特色亮不亮
写材料讲究一句话叫“人无我有、人有我高、人高我新”,所以在修改汇报的时候就要看我们一些特色经验、个性做法,写的够不够丰满,挖的够不够深,能不能引起领导的兴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看层次明不明
全文约2071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