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教育成为孩子的必修课
未成年人非意外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是否体现出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缺失?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陈玮认为,胡鑫宇事件暴露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陈玮表示,“我们在生命教育方面,是需要补课的一代家长,但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未来也需要补课。”建议为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减少忌讳,将生命教育融入现有课程体系中。呼吁老师、家长坦荡地学习相关知识,关注生命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教育压力的不断增长,非意外死亡事件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不断有青少年为了一点小事就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报道见诸媒体。之前,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自杀是女孩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妊娠),也是男孩的第三大死因(仅次于道路伤害和人际暴力);一份深圳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显示,12.1%的学生曾考虑过自杀,2.2%的学生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16%的中学生的“生命教育”只是“非正规地接受过一点”,16%的中学生表示“一无所知,从来没有接受过”,18%的中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虽然这只是深圳一地的调查,但我们完全不能保证其他城市的孩子,就未曾有过这种类似想法,其他地方的青少年生命教育课就已经真正走进了课堂,开展得很及时、很有效。还有,这些课堂里的老师,在讲解生命教育之时,心中是否没有忌讳,手中是否有成熟的教学大纲,所设置的课件是否实用、接地气,学生是否都能明白而轻松地将教学内容消化吸收?
全文约1322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