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的中国答案
“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征程难免遭遇坎坷,但前途终归光明。”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现代化道路:政党的责任”这一重要命题,提出5点主张,系统阐释破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的中国答案,为探索现代化道路、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注入信心与力量。
纵览历史,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环顾当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一系列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历史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
这5点主张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既是中国立足自身实践得出的经验启迪,也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思考。一系列主张直面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挑战,回应各国对发展进步的共同追求,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民至上,是实现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独立自主,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要坚持把全文约1700字,请下载后阅读、编辑。 (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录!)